黄祸
作者:王力雄
王锋费了很大劲才从海军手里抢过来。
他上任国防科工委主任不久就开始建造这艘导弹核潜艇。
他一直主张军队应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从人力型转向武器型。
在他的战略观念中,一艘用现代最新科技装备起来的导弹核潜艇胜过一百万军队。
一个国家只要有一艘,就能以它的核威慑保障任何强敌不敢贸然侵犯。
当然,有效威慑的前提在于秘密性,如果潜艇行踪被敌人掌握,它就无异一个用黄金堆起来的废物。
今天,在布满卫星和红外线的天空下,保密甚至比潜艇工程本身还难。
王锋在主席的支持下,占有了这个世界稀有的潜艇码头,将海水排干,改成施工船坞。
新修的隧道口伪装成仓库大门。
所有的设备﹑原料﹑部件都伪装成入库物资。
为了迷惑卫星,有时先把物资运进周围真正的山洞仓库,再假扮各库调运物资倒进这里。
光是为了这种障眼法,就有一个汽车营常年不懈地奔忙。
那一营士兵直到退役也不知自己忙些什么。
这种防范只是为了对付卫星与那些没有生命的光电仪器。
王锋知道这是相对容易的。
最难防的是人,尤其是自己人。
如此一个浩大工程,涉及无数部门和人员,要想让每个人都守口如瓶纯粹是做梦。
他用的方法是不让任何人知道全貌,每个部门每个人都只知道有关自己的那一点。
至今,连中央军委﹑总参谋长﹑海军司令那一层都不甚清楚这里到底在干什么,干到了哪一步,花了几千亿元最终能造出个什么。
王锋把车停在码头边上。
四周堆满了大大小小的箱子。
西德的雷达,美国的计算器﹑荷兰的潜望镜﹑丹麦的电机﹑日本的涡轮……这艘潜艇一大半设备是西方国家的产品。
为了绕过那些国家政府对尖端设备出口的限制,弄到这些东西费尽周折,价格也高出几倍。
王锋对这一点毫不含糊,他认定只有采用西方技术才能在现代军事对抗中立足。
“报告! ”丁大海在车前立正。
他穿一身海军便装,没有军衔,没戴军帽,因而不能敬礼。
看得出这使他相当尴尬,手足无措。
“随便吧。”王锋亲切地拍拍他的肩,和他握手。
丁大海三十五六岁,一米七左右的个,肩膀宽得吓人。
圆圆的脑袋,头发只有半寸长,肤色又黑又红,浑身肌肉把军服撑得圆滚滚,像个典型的胶东船老大,却戴副葡萄酒瓶底那么厚的深度近视眼镜。
他是这艘潜艇的监造人。
进入潜艇内部还需经过两道岗。
第一道岗是进入外壳。
精通潜艇构造的人能发现,从外面看见的庞然大物并不是真正的潜艇,只是一个伪装。
还有一艘接近完工的潜艇套在里面,只有持红色通行证的人能进去。
那才是这项工程的真正对像。
这个花招是王锋的得意计策,专门用于对付内部人。
多数参与施工的人都不知道真相,即使他们看得出来是两套壳体,也以为是新式结构呢。
王锋知道这项工程不可能永远不让那些自以为有权知道一切的人物光临。
自己当军委副秘书长时还可以兼任国防科工委主任,马上就要当秘书长了,兼职必然得放弃。
继任的主任肯定要过问,必须抢在那之前让潜艇完工出海,只留下一个空壳。
那时只要几个关键的人守口如瓶,知道内幕的水兵随艇出海,别的人就谁也弄不清怎么回事。
当初设想这个“金蝉脱壳”之计主要目的是为了对付西方的情报机关,现在的意义则要深远多了。
他喜欢设计和实施计谋,也许这是天性。
儿童时他的理想是做一名优秀的间谍。
文化革命中,无论当红卫兵领袖,还是参与暗杀江青的阴谋,或是做为父亲的特使游说高级将领,他在政治方面的天才都得到了最肥沃的土壤,催放了早熟之花。
那时他的理想已经是当国家元首了。
与多数军队高干子弟一样,他未成年就进了军队。
不同的是,他没有把军队当成暂时栖身的避风港,而从一开始就认定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是千真万确的真理,把军队视做政治生涯的起点。
他不赶时髦去搞作战﹑侦察﹑军事研究等,全心全意地投身于尖端武器。
ydzbook.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