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一只独秀/八零年代攀高枝
作者:刀口儿
这活刘小光愿意干,多是出轨抓小三,离婚争家产的。这还是头一回,接到学校里面的活,蹲个在校学生?
周子青?
刘小光活着可没和社会脱轨,新闻报纸可是一天不落下。对方出钱大方,刘小光自然也卖力。
去了云海市一趟,里面什么原委他基本上摸透了。
麻痹的,这个叫周子青也真是可怜,聪明有能力,碍着别人眼了。可惜了,就是精神不正常。
可怜是可怜,他自己也可怜,活着谁不可怜?活着就得喘气,就得张嘴吃饭。
刘小光痛快的拿到钱,闪人了。
只是没想到这事还没完,之前去云海市的钱输完了,这次要去东山市。虽然事情要麻烦点,辛苦点,可架不住这次给的钱多。
刘小光背着一个藏青色的手缝布袋,买了车票直接去东山市。
东山市徐镇。
刘小光一路打听倒车,到了徐镇上,讨价还价找了一辆人力三轮,拉着他去了徐家村。
都说鼠有鼠道,这话一点不差。
刘小光面上憨厚老实,却是个芯里黑,在徐家村呆了几天,瞅着破败老房子没人,掏出铺盖随便睡,心黑贼胆大,他是一点不怕。还心细谨慎,他一个外地人,跑到这边张口就打听村里人,怕引人怀疑。
就这么几天,和徐家村招猫遛狗的一伙懒汉搭上了。刘小光手里还有两个钱,花生米,烧刀子,就能招呼不少人围过来。
“我出来躲债的,避过风头老子回去还是好汉一个。”刘小光对徐家村里人是这么说的,徐家村几个懒汉破皮也信,一口一个大哥叫着。
村口一堆妇女老头老太太的,就正在议论这个事,“喊得个热乎劲,比自己亲哥都上心,就图那口烧刀子。不认识的,人家给口肉,喊声爹妈估计都愿意,啧啧,没点骨气。”
有人看不惯这些人,一脸嫌弃的要命。
刘小光这边曲线打听周子青事情的时候,东山市晨报这边,也派了记者到徐家村来。
主流媒体报纸,先是在大城市,一线城市,接着二线城市媒体,三线城市的媒体报纸,层层传,再加上晚上七点半黄金新闻台主播的口播报道,周子青的名字就进了有心人的耳朵。
东山市晨报这边主要从其他媒体那边知道一件事,国家优秀奖学金,新领域新科技未来人才,辰光大学学生周子青,中小学是在东山市上的。
国家正在大力普及推广,未来新科技发展——计算机科技人工智能。鼓励和推动各高校快速开设相关专业课程等等,这就是一个很重要的信号。
这样一个优秀的杰出人才,老家是东山的,那必须要好好写一篇文章报道出来。
赵玉民带着工作证来到徐家村收集资料。
人家光明正大,有记者证,进村问起周子青的事情,直直接接。
刘小光窃喜,撇下一伙吵着要喝酒的懒汉,啪啪屁股麻利的上前,准备在一旁搭顺风车混听,没能想到还有这种美事。
赵玉民进徐家村,一说明来意,村口自动有喜欢凑热闹打听事的,热乎的,领人带路,一路送到徐长胜家门口。围着一起过来还有村口几个闲着没事的人。
这呜呜泱泱一帮子人过来,把坐门口的刘桂萍吓得不轻。
刘小光鬼祟跟在一帮人后面,看人站在一家门口,不动,知道这是找到地了。缩着肩膀靠着石灰泥墙,整个像个桥低流浪汉一样,准备赖着不走了。
“干啥子你们啊,做什么都在我们家门口站着?”刘桂萍斜着眼打量人堆里脸生的人一眼,上上下下扫一圈,不认识。穿的还挺讲究的,琢磨着是谁家亲戚?
不等刘桂萍瞎想,赵玉民已经开始自报家门。
刘桂萍一听对方是来采访的,愣了好一会,没反应过来。
旁边村民已经七嘴八舌帮着解释起来。
“就是你家外甥女,周子青,现在长大出息了。人家过来了解情况,刘桂萍你要上报纸了!”一路带人过来的,看着傻愣的刘桂萍,眼睛里是又嫌弃,又羡慕。
“对,听说在上京上大学,好家伙。小时候看着就聪明。我家小孩疯跑疯闹的时候,青丫头就知道放学回家割猪草,去地里帮忙了。”
“青丫头可懂事了,有一回收麦子,天都黑了吧,我是找拉在地里的一把镰刀,就看她一个人还在地里头捆麦子,当时才多大,七八岁吧,蹲地上,连麦杆子高都没有……”
ydzbook.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