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祸
作者:王力雄
小个子日本技师在李克明身后老鼠啄食似地频繁变换遮光罩角度, 让光束照在调整到的部位。
李克明很不喜欢这种把双腿固定在支架上的方式, 而且不知为什么有一种找不到缘由的不安。
这一点在方案里反复强调∶他在天上出现的形象应当像飞, 而不是吊在飞机下, 那样才能产生足够强烈的效果, 慑服住疯狂的人群, 使他们从死路上回头。
用普通的吊索和背带一眼就能看出是被吊着, 而这套日本人提供的支架可以使身体稳稳立在天上, 还能在操纵下做出各种动作。
这主意是“北京人”想出来的。
当时觉得最难的就是没处去弄这种支架。
在场的那个日本特务一口承诺下来, 仅用了三十个小时, 就在日本完成了从设计制造到试验改进的全过程, 连同所需的低噪声直升机一块飞到这来。
同机还有两名负责操作的日本技师。
调整完毕, 技师以特有的日本方式点头哈腰说了几句日本话。
“他说要升空试一下。”李良翻译。
李良是李克明的远房堂弟, 原来在黑河外贸局当个科长, 日语俄语都不错, 现在是难民游击队的翻译。
在俄国作战, 李克明一天都离不了他。
直升机垂直升起。
这种日本最新机型比普通直升机声音小几倍。
在乌云密布的黑夜, 有风声遮掩, 地面人群又发出喧嚣, 飞行高度只要超过百米, 地面就不会发现他是吊在直升机下, 就像真“飞”一样。
只是驾驶员和技师都是日本人使李克明总感觉不对劲儿。
如果不是只有日本人才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提供这套设备, 他决不愿意让他们掺和进来, 把自己吊在不知根底的外国人脚底下。
他让李良跟在飞机上, 除了当翻译, 上面有一个自己弟兄也感到踏实些。
一根小拇指粗细的黑色吊索把他从舱门侧面的滑轮架送下去。
这种空心吊索不反光, 在夜空中难以分辨。
多根光导纤维从吊索的空心通下来, 在他身体周围伸展开。
机上的光源一开, 就能把他从头到脚均匀地照亮。
空心中还有十多根极细的钢丝, 连接在控制身体的支架各点上, 以从上面操纵他的姿势, 还能防止他的身体随着柔性吊索不自主地转动。
今夜的风足有四、五级, 在铁面上发出咝咝摩擦声。
要不是吊索里面的细纲丝控制着, 他非得被风吹得滴溜溜转个不停。
支架每次装到身上都得这样调整一番。
今夜比前两夜适应多了。
他一边配合调整, 一边用望远镜观察十公里外的边境方向。
俄国一侧, 探照灯如网交织, 好似万花筒密集地错动。
不时传来一阵阵机枪扫射, 此起彼伏。
中国这边一团漆黑, 寂然无声。
然而李克明知道, 他脚下的大地, 从满洲里到额尔古纳河七十公里的中俄边境上, 正积蓄着一亿九千万人的能量。
那能量每分钟都在增长, 尤其在黑夜中。
到底什么时候能开始自发突破呢 “北京人”死活坚持等待那个“自发”。
“我们已经有了四十辆坦克, 俄国境内又有三十八个分队接应, 完全可以主动出击, 先打开一个让老百姓往活路逃的缺口。”他这几天反复与“北京人”争论。
两个多月的时间, 他的队伍从一群自动跟上他的男人发展到近百个分队, 成为俄国境内一支最大的中国难民游击队。
手下人对他全都唯命是从, 只有这个来路不明的“北京人”一出现就和他平起平坐, 有时甚至还显得更高些。
“不行! ”“北京人”非常坚决。
“从中国境内首先出动坦克攻击等于是侵略。
决不能形成中国对俄国开战的局面。
难民不是仅从满洲里一处进入俄国, 整个北线都要打开。
为了四、五亿难民未来在俄国境内的生存, 必须让中国政府保持一个中间地位, 有回旋余地。
这对未来非常重要。
一切军事行动都只能以难民游击队的面目出现。”“反正坦克最后也得用, 也得从中国境内往外开。”“那不同, 那时不是攻击边境, 而是粉碎阴谋, 俄国抓不住中国政府的把柄。
坦克是自行解散的军队扔下的, 被潜回中国境内的难民游击队开出去……”扔下的 鬼才信! “北京人”领着他们“找到”这些重型坦克时, 发动机的余热还没散尽。
ydzbook.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