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挣850万,我把一切告诉你
“呵呵,雨总,你说的那个二桃杀三士,兔死狐悲的故事,好像有些夸张,但长工理论听得新鲜,您说长工该如何给地主干活?”
见吴总面露微笑,我也忙回一个笑脸,心想:“不说个狠段子,您能记得住吗?”嘴巴却说道:“呵呵,吴总,其实我刚才讲的那典故,是想说明一件事。《精品》有G做助推火箭,蹭蹭往上飞,前途可谓光明,但您们帮他们在市场上打败我们,独占鳌头,G在这个局里又能获利几分?一旦《精品》真正做大做强,眼前无对手时,他们会不会变成第二个齐景公和晏子?所以,我认为G要做的是,在与《精品》合作的同时,还要保证他们有一个够分量的对手存在。您说呢?”一席话说完,对吴总似乎有些触动,轻轻点点头。
我继续说道:“承包我们报纸信息版,只要达到一定数量,就能有效制衡《精品》!大家都是都市类报纸,我们也要发展信息版,自然也能培养一批包版公司,他们通过我们报纸也许能在信息市场上做得风生水起,即使我们报纸发展不理想,但他们做强后,还可以去承包《北晚》或《北青》啊,照样有个好前程。问题来了,G愿意看到小狼成长记吗?呵呵,我想应该不会吧。但我们转换思路,如果G承包都市报纸前两强,不仅处于市场垄断地位,而且三方互相制衡,哪家报社也不敢拿G当马仔,随意欺负。因为报社不能承受G投奔竞争对手而造成的损失!一旦发生,会造成报社声誉受损,内部动荡,客户群大批流失,就算是社长,也不敢承担这等重责!”见时机已成熟,我开始说要害话了。
“呵呵,雨总,就猜到您有这套词儿。”
“总结两个观点,1、G帮《精品》灭掉我们,那么自己再想跟报社长久合作,还有利用价值吗?毕竟G承包32个版,一年广告流水大约能占到报社1/3强,这不是尾大不掉嘛。《精品》怕G实力进一步做大,自然会玩平衡术,搞一些盘外招来削弱G实力,G如何应对?2、G帮《精品》灭不掉我们,我们报社的信息版在竞争中茁壮成长,未来三年后,肯定将有一批新兴包版公司逐渐成为对手,G怎么办?难道去打价格战?由此看来,两条道路走下去,G最终都不是大赢家啊,没准还可能是输家!”我侃侃而谈,这几句算把成破厉害说透了。
这时候,吴总已经开始在本上写谈话记录了,嗯,好苗头,还要继续加把劲,争取今天让吴总当场表个态。
“好,我们继续拿长工打比喻。长工如果同时承包两家地主的地,现在您又是所有长工里最勤奋能干的,谁都不希望你跑对隔壁地主家干活,扔下一片荒地给自己,于是地主要想办法笼络长工,方法不外乎给长工加工资、给甜头和给话语权。由此,长工与地主开始平起平坐,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长工翻身成‘地主’,两个地主开始给‘长工’打起工来,这事不是没有肯能发生!”
吴总轻轻点点头,我趁热打铁:“两大可乐公司为啥垄断世界80%灌装厂?他们想法明确,通过控制灌装厂,达到控制灌装饮料市场的目的。现在很多试图尝试包版的广告公司正在观察,G正好趁其不备一举搞定都市报纸前两强,垄断就意味着屏蔽同行竞争,今后同行要想再打入包版行业,要么从您手里买版,要么去包《晚报》或《北青》,但他们包版费不是几千块,而是至少五位数起,门槛太高,谁能承受得起?”
吴总没吭气,但显然她在倾听,而且是边听边记录。我继续阐述观点:“《精品》和我们在信息版上都是处女地,广告效果各有千秋,但两大报联手为客户发布信息,相信读者群覆盖面更宽泛,效果自然有保证。而且手里掌握两大资源,广告政策制定更灵活多变,哪家报社是赠送,哪家报社是收费,买A报广告赠B报,买几赠几,套餐优惠,组合降价,等等思路不一而论,这不全由G决定?试问,哪家包版公司有这等优势?G近千名业务员每天奔波在上万家商家中间,举荐一份报也是举荐,推荐两份也是推荐,举手之劳,但效果却大不同。第一,客户会认定G一举垄断两大都市报纸,实力大,信任感油然而生。第二,对那些不认可《精品》的客户,G业务员怎么办?放弃还继续费力公关?现在手上多件武器,谁不欢喜?哪家业务员能有这等必杀器?实在不行,还可打广告发布组合牌嘛,以利诱之,客户必降!第三,业务员看到公司发展,自己收益提升,团队是否更稳定?是否走上一条良性发展道路?”
ydzbook.com
-->